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热门搜索:民主办会  规范运作  改革  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发展 >  改革聚焦
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添加时间:2019-12-25 】   来源:求是网 分享: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六大重点工作之一,并专门提出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等制造业发展举措。这说明在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日新月异,大致经过了以下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以及随后多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工业体系得到初步建立,也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制造业基础;改革开放后,制造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对外开放持续扩大,随着国内的制造业企业不断走向国际市场,进入国际产业分工的行列,我国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结构调整的压力,开始寻求并积极推动制造业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制造业在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当中,既面临重要机遇,也需要应对诸多挑战。


  从国际来看,当前制造业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德国的“工业4.0”和“国家工业战略2030”、法国的“新工业法国”、日本的“再兴战略”;发展中国家也在调整布局,产业与资本逐渐向越南、印度、柬埔寨等国家转移。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泛起,国外需求市场低迷、风险挑战加大。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环境保护、要素约束、技术升级、动能转换等因素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了“多向挤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难题:一是大规模、高投入、低效率的生产方式,使得一些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愈来愈不可持续,而且容易引发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二是供给结构失衡、技术水平不足的局面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导致制造业总体大而不强的局面难以在短期内快速扭转,尤其是大部分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缓慢、产品优势不明显,高端制造业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三是随着劳动力收入水平的提升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制造业企业在劳动力等方面的传统比较优势日益减弱,制约了制造业发展的速度,同时产业链上游的研发设计环节和下游的售后服务环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制造业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差距正在不断扩大。


  在上述背景下,把握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重构与国际分工格局大调整的历史机遇,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成为当前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无论政府的产业政策还是企业的发展战略,都应该围绕“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这两个重点,积极探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路径。


  首先,增强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实现从低端环节向中高端环节的攀升。促进国内制造业价值链的结构优化,将业务重心由传统加工制造环节转向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在内的整条价值链;立足于原有的制造业基础,引导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产品集聚,通过研发新技术、生产新产品、延长产业链等手段,促进制造业不断向更高水平提升;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核心领域,推动制造业不断实现转型升级。


  其次,促进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实现绿色化、智能化、产业化发展。制造业企业应摆脱传统的依赖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以更高的环境、安全、质量等标准来倒逼产业和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推动实现绿色增长;加快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推进制造业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发展;壮大制造业规模、培养千亿级和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促进制造业企业在高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再次,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寻求制造业产品市场的供需平衡。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来改进制造业企业的运营、市场对接、品牌宣传模式等业务内容,着力降低企业的生产与融资成本,扩大产品市场;借力“一带一路”建设等,把握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扩大产品市场的同时,不断推进制造业产品的品牌设计、质量提升。


  最后,要依靠创新驱动,探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依据内生增长理论关于“经验学习和研究开发是技术进步的两个主要渠道”的逻辑,持续加大制造业企业的学习与研发投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政府服务平台、研发中心等技术支撑平台的建设,完善创新机制建设,包括创新方向选择机制、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创新利益共享机制等。


京ICP备14027375号-1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