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热门搜索:民主办会  规范运作  改革  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推进企改三年行动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 创建世界一流企业

​企业抗击疫情系列谈之十一

【添加时间:2020-09-29 】   来源: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分享: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庄严阐述了伟大抗疫精神。过去8个多月时间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沉着应对,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全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我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


1601373531114398.png


  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9月27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要求,国有企业要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在创新引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上发挥引领作用、在保障社会民生和应对重大挑战等方面发挥特殊保障作用、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扩散蔓延,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受到巨大冲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并生共存,新动能新优势孕育积蓄,老问题新问题交织叠加,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8日召开会议进一步强调,推动“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构建新发展格局。抗击疫情的历程深刻地启示着我们,精神内核是引领干事创业斗争的最根本力量,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需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运用好抗疫斗争所激发的应变力、抗压力、复原力、免疫力、反弹力、创造力,珍惜发展好局面,巩固发展好势头,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


  我国各类所有制企业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利益共同体。国有企业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必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动其他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因此,落实企改三年行动过程必将是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同时也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过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明确了我国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我国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机遇,进而更好更快推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竞争力、话语权,既有“全能选手”,也有“单打冠军”。经过几十年的长足发展,我国企业在部分领域和指标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整体与世界一流企业仍有差距,需要我国企业继续抢抓机遇、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矢志不渝朝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伟大征程再出发。


  为推动落实企改三年行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9月25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联合青岛市政府共同举办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暨创意青岛大会。围绕深化改革、新发展格局等议题,共谋企业改革发展新生态、新蓝图、新格局,为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贡献智慧。



1601373684640096.png

    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暨创意青岛大会


  

我国企业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巩固提升“硬”实力,为实现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基础保障


  企业“硬”实力既是衡量是否世界一流的关键性直接指标,也是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的核心力量。我国企业初步具备了全球竞争力的硬“指标”,助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但仍需壮大规模、提质增效、创新发展。



1601373751539261.png

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中铁十四局集团联合研制,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


  1.做强主业,壮大规模,增强一流影响力


  企业规模反映企业总体竞争能力,是进入世界一流企业行列的前提和基础,包括营业收入总额、员工人数、资产总额等指标。2020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日前发布,中国大陆(含香港)入围公司数量达到124家,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美国(121家),加上中国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33家企业上榜。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世界500强企业入选数量、规模水平等方面实现了全面跃升,有力提升了我国经济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但从行业结构来看,我国入选企业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业、银行、工程等传统领域,在服务业及高新产业领域鲜有上榜,这与世界一流市场的地位极不匹配,也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


  我国企业应持续巩固规模优势,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和全球最完整产业链优势,加快缩小与美国在总收入、总利润、平均规模方面的差距。持续做强主业,在面临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大的形势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轻易大幅调整主业、开辟新战场,而要在擅长的领域精耕细作、久久为功;同时也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升级换代,使主业经营符合未来发展方向。加快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打造更可持续、更为健康的世界一流企业梯队,为进一步增强全球影响力奠定基础。


  2.转型升级,提升效益,增强一流竞争力


  企业效益是企业发展之根本,近年来我国企业在经营效益上虽然有所提升,但和世界标杆企业仍存在差距,“大而不强”特征仍然存在,特别是盈利能力和利润率水平始终低位徘徊。面向高质量发展新目标,唯质量和效益提升才是增强一流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实现质量和效益型发展,核心要进行转型升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并抓好“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工作。持续在产业中低端转型上发力,通过技术改造、创新发展、系统集成、差异化战略,打造高性价比、高附加值的产品,加快构建“我有你没有,你有我更优”的产品新格局。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升级的必选项,有研究指出,数字化变革将使制造业企业成本降低17.6%、营收增加22.6%。“熄灯工厂、无人车间”正如浪潮般迅猛到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企业应加快数字化升级、智能化改造,深入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进而有效应对要素成本上升的挑战,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华丽转身”。



1601373844377503.png

槐坎南方智能化水泥生产线


  3.创新出强,科技突围,增强一流增长力


  “创新决定命运”,创新是企业乃至社会发展的永恒话题,也是当前我国解决“卡脖子”技术的必然路径,更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选择。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毫无疑问,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奋斗,我国科技实力大幅提升,正处于关键跃升期,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中,科技力量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我国仍然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情况,关键核心技术上仍受制于人,仍需在创新引领发展方面做好功课。


  要深刻认识到关键技术要不来、买不来、求不来,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聚焦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既要立足当下,抓紧推进当前“卡脖子”的技术攻关;更要以“四个面向”为指导,加强基础性研究,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引领标准、专利建设,实现独创独有技术突破,解决未来可能“卡脖子”的问题。要加大资源和经费投入强度和人才培养使用力度,实现要素高效配置;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奉献、崇尚创新的氛围。要切实做到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相结合、持续创新和颠覆创新相结合、高科技和中科技、低科技、零科技创新相结合、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增强一流增长力。

  

  二、夯实补强“软”实力,为实现世界一流企业增添内生动力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不仅有壮硕的“外形”,更加需要雄厚“软实力”的强大力量,内外兼修,互为支撑,相得益彰。


  1.持续深化改革,发挥机制原动力


  近年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基础上,党中央密集出台了《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等一揽子改革文件,大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我国企业应充分认识改革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愈是“水深”愈要改革,愈是发展愈要改革,要充分用足用好深化改革关键一招,用改革之手触及根子上的问题,破除约束生产力发展的篱笆牢笼。


  各类企业当前都面临改革的紧迫性,国企需要迈向高水平市场化,民营企业也需要规范化改革。“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是各类市场主体改革的重要方向,改革的关键还是引入机制,特别是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民民企相互配合,推进兼并重组和战略性组合,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没有一流的机制,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就没有源源不断的原动力。何为机制,就是企业效益和经营者、骨干员工利益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有关系就有机制,没关系就没有机制,让人力资本充分参与利益和成果分配。


  2.提升管理水平,发挥基础支撑力

  

  加强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实现基业长青的关键支撑,世界一流企业在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时总能站稳脚跟、逆势发展,关键在于其有强大的内部管理能力。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不光要做正确的事,还要正确的做事,不光要经营好,还要管理好,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要发展。


  近年来,我国企业重视向世界一流企业学习,管理基础不断夯实,企业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对比世界一流企业,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力度还不够,不注重运用先进的管理工具与方法。“三精管理”是我在中国建材提倡的,指的是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益化,关键要突出一个“精”字,要不停地“剪枝”来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稳健成长。具体来看,要通过对标优化,突出战略牵引、强化组织建设、精简管理层级,定制度建流程,注重应用先进的管理工法。最重要还是要扑下身子做好管理,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提升管理水平。


1601373872465186.png

中国首片8.5代TFT-LCD玻璃基板


  3.塑造企业文化,发挥文化引领力


  一个企业想从大到伟大,屹立于世界一流企业之列,一定要有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发挥文化引领力、感召力,凝聚人心、鼓舞人心。一流企业都有特色鲜明、成熟有力的文化体系,核心是把人的幸福作为根本追求,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塑造一流的企业文化应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传承仁爱、责任、包容、和谐等优秀品质,也要坚持“引进来”,善于借鉴外国公司先进的企业文化,扬长避短,集中西之所长。二是结合实际,以适用实用为鲜明导向,打造党建文化、廉洁文化、员工文化、安全环保文化、绩效文化等多元化的文化体系。三是要运用和保护企业文化,要充分发挥文化的高效协同作用,维护和弘扬企业文化,抛弃坏文化,发展好文化,让文化成为企业的品牌形象。四是要成为优秀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坚定企业文化自信,运用好媒体传播效能,积极宣传文化,让企业文化成为大家的自觉追求和行动共识。


  4.以人才为中心,弘扬企业家精神


  企业是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企业爱人,人是企业的核心,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越处于世界一流的竞争环境下,越需要发挥人才对企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市场化选人、个性化育人、全面化用人、自主化留人,不断完善放权激励、合理约束制度,分类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超额利润分红、科技转化分红等激励措施,充分激发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


  “市场活力来自于企业,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更需要发挥企业家“领头雁”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企业家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企业家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中国精神的代表。弘扬企业家精神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忧国之所忧、‘四个面向’创新、增进社会诚信、更好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促进世界繁荣发展”为目标,持续提升“五”方面境界,以独到眼光和果敢魄力战胜不确定性,带领企业冲向世界一流。


  三、强化要素资源全球配置实力,“世界一流”行稳致远


  世界一流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具有要素资源全球化配置实力,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背景下,我国企业更要坚持国际化、全球化,不断提升全球领先的要素配置实力、市场号召力、可持续发展力。


1601373910618268.png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爪哇7号项目全景


  1.国际化全球化,提升配置整合力


  全球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进有出、进出平衡”的格局,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为国际分工和降低要素成本提供了良好舞台,世界各国发展均有所受益,跨国企业更是从中获益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只有在国际市场与跨国公司竞争,遵循全球运营规则和标准,才有可能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我国企业必须隔离逆全球化的杂音,坚定不移走国际化、全球化路线,在全球竞争格局中提升要素配置整合能力。


  走好国际化、全球化,关键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国际布局,顺应产业发展规律,部分制造业可以有序转向成本低、市场大的区域。二是积极促进自由贸易,加快改变“两头在外”的贸易格局,优化投资结构,实现产品走出去到企业走出去的转变,更好地满足高端化市场需要,利用国内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契机,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参与国内市场。三是要遵守国际通行规则标准和地区政策制度,强化国际化人才队伍和组织建设,坚持合作共赢,不吃“独食”。四是搭好“一带一路”“区域一体化”“自贸区自贸港”的“便车”,适应全球化结构调整和产业链重构的变化,不断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2.打造世界品牌,提升市场号召力


  品牌代表着一个企业整体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都拥有世界级的品牌和影响力,从而获得垄断的高端市场和超额的产品溢价,全球品牌也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国际化经营。但我国目前在品牌方面与国际一流企业存在极大的差距。《2018世界品牌500强》显示,中国企业品牌上榜总数仅是美国的1/6,落后于英国、法国和日本,全球最佳品牌品牌100强中只有华为一家,我国企业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几十年的贸易实践提醒着我们,品牌的缺失使我们始终处于世界价值链的低端、处于高付出低回报的被动局面。打造全球品牌关键要树立信心、坚定决心,坚持走品牌民族化、高端化、全球化的战略。不断增强知识产权自主意识,保护和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构建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技术升级、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制造和服务水平,提供质量过得硬、口碑全球好的产品和服务,彻底扭转全球品牌形象,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插上高飞的翅膀。


1601373940936945.png

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闭门会


  3.筑牢风控体系,提升发展持续力


  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之路充满了荆棘和挑战,政治、环境、政策、战争、汇率、制度、道德、疾病……等风险时常发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法彻底消除,只有加强预判,尽最大努力加以防范。


  世界一流企业往往在风险防范上有独到之处,很多方面值得借鉴学习。一是坚持属地化运作,推动当地居民、政府、企业、跨国公司、第三方机构等合作与沟通,实现相关方利益均衡化发展。二是充分了解和尊重当地政策、制度、文化等,积极融入当地环境,成为当地的好朋友、好伙伴。三是站在道德高地上做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力所能及为当地就业、人才培养、发展水平、民生等做出应有贡献。四是创新投资和市场开发模式,可以将利润转化为当地固定资产投资,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联合跨国公司共同开发新市场,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五是充分预判风险,做好风险防范预案,应对风险要快速反应、高效决策,发挥祖国的保护机制和作用。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我国企业已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了40余年的探索、实践、磨砺、成长,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依旧是实现世界一流企业的主旋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功劳簿中也必将会有中国企业的功勋篇章。


京ICP备14027375号-1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