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网站!
Hi!我是小鲸
cattle
鲸牛小助手
“四维融合”新机制构建科创型国企党业同频共振新生态
时间:2025-09-05 来源:企业观察网
字体大小:[ ]

在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时代强音的背景下,国有科创型企业肩负着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引领产业升级的重要任务。如何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发展优势,是新时代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杭州市国资委以“治理融通、人才融聚、攻坚融力、机制融效”等“四维融合”机制为轴,系统构建科创型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新生态,不断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治理融通:铸强科创“主心骨”,校准创新航向

突出战略导向。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推动市属科创型国企聚焦核心技术攻关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系统开展技术布局与创新研究,确保科技创新始终与国家发展战略同向同行。强化党组织在顶层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结合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由党委牵头研究制定国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施方案,科学谋划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全市产业布局的使命目标和重点任务。

优化治理体系。全面落实“党建入章”要求,切实强化党组织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指导企业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研发项目立项、核心技术攻关方案、重大科技人才引进与激励政策等事项纳入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并动态更新,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科技创新方向把控、风险研判、资源统筹上的把关定向作用。

强化决策支撑。大力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指导企业优化党委班子和董事会、经理层成员配置,确保懂科技、懂管理的党委委员进入董事会、经理层,使党的主张在关键决策中得到体现。积极探索“党委书记(副书记)兼任技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党委班子成员进入技术常委会”的领导体制,确保党组织在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重要人事安排中“说得上话、做得了主、把得准舵”。

杭氧集团党委在重大项目安装现场成立临时党支部。图为杭氧最大的空分项目--内蒙古宝丰空分项目现场成立临时党支部

人才融聚:锻造硬核“生力军”,激活创新源泉

实施“政治吸纳+精准引育”人才工程。创新引才聚智模式,指导企业综合运用“百万年薪聘英才”等市场化手段,精准引进掌握核心技术、能解决“卡脖子”难题的“高精尖缺”人才及团队。构建阶梯式培育体系,推广“青年科技人才计划”“师带徒”等模式,依托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载体,强化青年科技人才和技能人才培养。在发展党员指标上对高知人才进行倾向性安排,鼓励在重大项目、关键岗位、创新一线发展党员。截至2024年底,市属国企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党员占比30.1%,本科以上学历党员占比72.6%。

打造“党建引领+项目支部”战斗堡垒。优化基层组织设置,推动企业适应研发项目制、跨部门协作等特点,探索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组、核心技术研发团队、创新孵化平台等建立党组织。鼓励企业组建技术创新培育组、产业孵化中心等多层次创新组织,明确党组织统筹协调、服务保障等职能。大力推广“党建+技术研讨”“党建+项目攻坚”等模式,将前沿技术学习、技术难题分析等内容融入组织生活,推动凝聚创新共识、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思政铸魂+技能提升”教育模式。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等活动,增强科技人才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丰富教育培训载体,指导企业开展实践体验课、技术党课、云端培训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形势政策教育与前沿科技知识、专业技能培训深度融合,提升人才综合素养。

攻坚融力:搭建协同“大平台”,突破技术壁垒

搭建“党建联建、多方协同”创新平台。广泛推动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党建联建,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杭州产业布局方向,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低空经济等细分赛道,着力打造“实创汇·专精特新”等党建品牌。支持市属国企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合作,通过共建研究院、联合实验室、创新联合体等形式,推动技术协同攻关、人才联合培养与资源共享。截至目前,累计建设各类科研与人才创新平台70余个,其中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

建立“揭榜挂帅、克难攻坚”项目机制。指导企业健全“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聚焦“卡脖子”技术和重大战略任务,面向内外部张榜招贤。组建党员责任区、示范岗、突击队、服务队,大力推行党建引领克难攻坚行动,2024年累计实施党组织书记“领办项目”、班子成员“攻关项目”、基层党支部“创新项目”、党员干部“实事项目”5265个,解决难题1159个。

营造“崇尚创新、见贤思齐”文化氛围。指导企业定期举办“科技大会”等活动,对重大创新成果、杰出科技人才及团队进行表彰奖励。持续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创新文化我来说”“月月有竞赛”等技术比武和群众性创新活动,选树“科创先锋”“国企工匠”,激发全员创新热情。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尽职免责机制,营造敢闯敢试的创新氛围。

杭实集团“实创汇·专精特新”党建联建成员单位进行科技项目签约

机制融效:挥动考核“指挥棒”,释放内生动能

构建融合型评价体系。将研发投入指标纳入考核体系,针对不同功能定位企业,“一企一策”差异化设置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投入增幅等核心指标。在考核中将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量部分按一定比例视同利润,并将比例从2023年的100%提升至2025年的150%。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推动重点制造与创新类国企研发投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3个百分点以上。将党建考核与创新指标挂钩,将研发投入强度、专利转化率等纳入党建考核,将党员牵头项目数作为支部评优核心指标。

强化多元化精准激励。积极支持企业实施股权激励、项目收益分红、岗位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措施,重点向核心科研人员和关键技术人员倾斜。探索工资总额提级管理等机制,赋予企业在高端人才引进、核心团队激励等更大自主权,有效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对承担重大科技专项、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企业,根据完成情况给予专项奖励,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

完善服务型保障机制。加大先进典型选树力度,积极选推优秀科研人员和团队参评“两优一先”、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杭州市道德模范、杭州好人等荣誉称号。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优秀事迹,讲好党建赋能科技创新的生动故事,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强化国资委服务职能,在政策咨询、资源对接、协调解决共性难题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当好融合发展的服务员。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